在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绿色电力已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正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加速推进绿色电力行业发展。
一、绿色电力行业市场规模
光伏发电:市场规模达3.2万亿元,占比38%,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突破300GW,占光伏总装机比例超40%。隆基绿能TOPCon电池市占率超40%,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效率达32.5%,引领行业向30%理论极限冲击。
风力发电:市场规模2.6万亿元,占比30%,海上风电装机达30GW,16MW海上风机实现商业化应用,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超6000万度。金风科技海上风电机组市占率达30%。
新型储能:市场规模1.1万亿元,增速65%,锂电储能系统成本降至0.15美元/Wh,宁德时代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达15000次,推动工商业储能IRR提升至12%-15%。
二、绿色电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均超50%。例如,华能集团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80GW,2025年清洁能源占比达45%。
地方国企:广东能源集团、浙江能源集团等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在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领域形成区域垄断。
民营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金风科技等通过垂直整合与技术创新,巩固全球竞争力。隆基绿能202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专利数量突破3000项。
跨界玩家: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电力。华为数字能源部门2025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其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覆盖全球100GW以上项目。
国际企业: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2025年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市占率达15%;NextEra Energy、First Solar等通过资本运作与本土化策略拓展中国市场。
三、绿色电力行业产业链
绿色电力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上游承载原料即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电热能及设备即发电机、汽轮机、焚烧炉和风轮,下游衔接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上游原料以清洁能源为主,整条产业链的传导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需求影响绿色电力产量,进而影响对于上游生产电力的需求。
四、绿色电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电力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策支持将继续推动行业发展。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绿色电力的发展。例如,政府加大了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这将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其次,技术进步将带动行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技术的效率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发展,也将大大提高绿色电力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使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未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将被应用于绿色电力生产和管理中,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第一章 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绿色电力行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绿色电力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三节 绿色电力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四节 中国绿色电力行业供需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四、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五、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二章 我国绿色电力行业运行现状分析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第一节 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一、2019-2024年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市场规模
二、2019-2024年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企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2019-2024年绿色电力市场情况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市场总体概况
二、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第四节 我国绿色电力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我国绿色电力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工业总产值
二、我国绿色电力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第三节2019-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章 2025-2031年中国各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华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一、2019-2024年华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9-2024年华北地区绿色电力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25-2031年华北地区绿色电力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5-2031年华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25-2031年华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华东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同上下略)
第三节 华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华中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西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西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东北地区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章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绿色电力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二、绿色电力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三、绿色电力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绿色电力行业SWOT分析
第二节 中国绿色电力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第三节 2019-2024年绿色电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9-2024年国内外绿色电力竞争分析
二、2019-2024年我国绿色电力市场竞争分析
三、2019-2024年我国绿色电力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2019-2024年国内主要绿色电力企业动向
第四节 绿色电力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第六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绿色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研究
第一节 “十四五”绿色电力行业发展回顾
一、“十四五”绿色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二、“十四五”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特点
三、“十四五”绿色电力行业发展成就
第二节 绿色电力行业“十五五”总体规划
一、绿色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纲要
二、绿色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指导思想
三、绿色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主要目标
第三节 “十五五”规划解读
一、“十五五”规划的总体战略布局
二、“十五五”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十五五”规划的主要精神解读
第四节 “十五五”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第五节 “十五五”时期绿色电力行业热点问题研究
第七章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25-2031年绿色电力市场发展前景
一、2025-2031年绿色电力市场发展潜力
二、2025-2031年绿色电力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2025-2031年绿色电力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绿色电力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二、2025-2031年绿色电力市场规模预测
1、绿色电力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绿色电力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三节 2025-2031年中国绿色电力行业供需预测
第八章 绿色电力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主要财务占比分析
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主要财务占比分析
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主要财务占比分析
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主要财务占比分析
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介绍
二、企业主要财务占比分析
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九章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第一节 绿色电力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第四节 绿色电力行业投融资情况
第五节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投资机会
第六节 2025-2031年绿色电力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第七节 中国绿色电力行业投资建议
第十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绿色电力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绿色电力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绿色电力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绿色电力品牌的重要性
二、绿色电力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绿色电力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绿色电力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绿色电力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绿色电力经营策略分析
第四节 绿色电力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十一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绿色电力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绿色电力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绿色电力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4-2025)
《2025年中国光伏电池行业规模全景分析及预测(含企业市场份额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5-2031年中国电力变压器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电力系统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重点品牌市场占有率评估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