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能源石化>新能源业

新能源业

2010-2015年中国生物能源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评估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简介

  生物能源(又称绿色能源)是指从得到的能源,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古人钻木取火、伐薪烧炭,实际上就是在使用生物能源。但是通过生物质直接燃烧获得能量是低效而不经济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生物能源逐步被以煤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所替代。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生产约5亿吨,同时产生7亿多吨秸秆,除去用于饲料、肥料和其他工业原料外,至少还有一半可用于生物能源。加上禽畜粪、森林加工剩余物等,我国现有可供开发用于生物能源的生物质资源至少达到4.5亿吨标准煤,约相当于我国2000年全部一次能源消费的40%。此外,我国还有约20亿亩宜农、宜林荒山荒地可用于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未来30年,我国至少可发展20亿吨生物能源,加上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开发以及传统的化石能源和发展各种节能技术,我国的能源供应足以支持我国社会经济高速而持续地发展。今后15年,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重点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1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0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50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

  我国在积极鼓励和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利用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重点开发以木薯、甜高梁、秸杆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加大对非粮原料生产生物能源的研究,加大对生物能源技术研究的开发与投入,建立优先购买自主创新生物能源产品制度,对、和经批准生产的生物燃料乙醇等重要生物产品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了完成《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从资源调查、规划制定和项目示范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规模化开发生物质能资源的方式和方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是跨行业、跨部门的新兴产业。从政府管理来看,涉及能源、农业、林业、财税、科技、环保等多个部门。从能源产品管理来看,涉及、等多个常规能源管理机构,为了促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齐心协力,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生物质能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报告用途及价值

  本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商务部、中国产业协会、中国协会、、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立足于全球生物能源市场,从我国生物能源开发和利用状况、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农村生物能源发展以及生物柴油、、几大细分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还有对生物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和投资等多方面深度剖析。报告全面展示生物能源行业现状,揭示生物能源行业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生物能源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 生物能源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生物质能概述 1
一、定义 1
二、生物质能的分类 2
第二节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 2
第三节 生物质能的特点 4
一、可再生性 4
二、低污染性 4
三、广泛分布性 4
四、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 4
第四节 生物质能利用及研究 5
一、生物能源的利用 5
二、生物质能的研究 6
三、生物质能的意义 6
四、生物质能的新利用 7
第五节 生物能源的开发概述 8

第二章 世界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31
第一节 世界生物能源发展状况 31
一、全球生物能源发展现状 31
二、全球生物能源的发展态势 32
三、发展生物能源的挑战 35
四、世界生物能源发展的特点 35
五、2010年世界生物能源发展状况分析 36
第二节 美国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39
一、美国生物能源政策概况 39
二、美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分析 41
三、美国水藻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49
第三节 日本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51
一、日本生物能源政策概况 51
二、日本生物能源的发展分析 54
三、日本生物乙醇发展分析 55
第四节 英国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58
一、英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和措施 59
二、英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发展分析 61
三、2010年英国生物能源发展目标分析 63
四、2010年英国生物能源发展新形势分析 63
第五节 巴西生物能源发展情况分析 64
一、巴西发展生物能源的优势分析 64
二、巴西生物能源发展方向分析 64
三、2010年巴西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66
四、2010年巴西生物能源工业发展分析 69
第六节 其他国家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73
一、德国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73
二、法国生物能源廉价生产技术分析 77
三、韩国生物能源国内外技术开发现状分析 78
四、哈萨克斯坦生物能源发展概况 82

第二部分 生物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85
第一节 我国生物能源开发状况概述 85
一、我国生物能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85
二、提升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分析 87
三、推动我国生物能源行业发展的建议 91
四、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出路分析 94
五、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必要性分析 95
第二节 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97
一、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97
二、2010年我国生物能源产业格局变化分析 99
三、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分析 107
四、生物能源发展的希望与挑战 108
五、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潜力分析 110
六、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技术发展建议分析 111
第三节 我国生物能源技术发展分析 113
一、加强生物质能技术研发的必要性 113
二、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 114
三、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发展分析 120
四、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发展分析 126
五、我国生物质能装备技术发展分析 135
六、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展望 146

第四章 中国农村生物能源发展分析 152
第一节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介绍 152
一、生物质能源特点与形式 152
二、发展农村生物能源的迫切性分析 154
三、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体系 154
四、我国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现状 157
五、我国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策略与思路 158
第二节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意义 160
一、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的意义分析 160
二、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状况 161
三、未来的发展重点及主要工作 162
第三节 我国农村生物能源政策分析 163
一、发展农村生物质能需要法律的支持 163
二、支持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 165
三、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 172
四、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策解读 194

第三部分 生物能源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第五章 生物柴油发展情况分析 197
第一节 我国生物柴油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197
一、定义 197
二、生物柴油的特点 197
三、生物柴油的应用 198
四、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状况及产业化发展分析 199
第二节 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发展分析 202
一、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分析 202
二、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车用燃料发展分析 210
三、2010年生物柴油海南率先销售分析 211
四、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调和燃料尺度解读 214
第三节 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发展分析 215
一、我国生物柴油原料来源多样性的必要性 215
二、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原料的种类及其性质 215
三、利用和研究现状 221
四、我国生物柴油原料可获性及成本分析 222
五、存在问题和对策 230
第四节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进展分析 232
一、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进展分析 232
二、我国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进展分析 232
三、餐饮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233
第五节 未来生物柴油发展预测 237
一、2010年生物柴油行业发展预测 237
二、2010-2020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预测 240
三、未来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状况分析 241

第六章 乙醇燃料发展分析 245
第一节 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状况分析 245
一、中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与潜力 245
二、我国生物燃料原料来源分析 256
三、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目标分析 259
四、发展生物能源的战略性思考 260
五、我国第二、三代生物燃料资源发展分析 276
六、未来生物燃料替代预测 311
第二节 2010年我国 313
一、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市场状况 313
二、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争端分析 316
三、2009-2020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预测 319
第三节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分析 321
一、高油价对燃料乙醇产业的促进作用分析 321
二、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态势 324
三、国内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及面临的挑战 325
四、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327
五、发展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建议 331
第四节 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原料供应分析 333
一、陈化粮供需分析 333
二、非粮乙醇供需分析 334
三、纤维素乙醇供需分析 335
第五节 我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政策状况 335
一、国家对生物燃料乙醇的政策支持 337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338
三、发展思路 340
四、政策建议 342

第七章 生物质能发电发展分析 344
第一节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概述 344
一、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发展状况分析 344
二、生物质能发电产业专利技术优势分析 345
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发展分析 348
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对我国的影响 352
五、加快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措施分析 362
第二节 秸秆发电 364
一、我国秸秆发电的发展 364
二、秸秆发电的现实意义分析 366
三、我国秸秆发电的技术发展分析 368
四、秸秆发电的前景分析 378
第三节 沼气发电 379
一、沼气发电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379
二、我国沼气发电技术发展分析 380
三、沼气发电商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381
四、沼气发电前景分析 383
第四节 垃圾发电 384
一、我国垃圾发电产业发展状况 384
二、我国垃圾发电技术进展情况 386
三、垃圾发电热点探讨 389
四、垃圾发电的前景 391
第五节 生物质气化发电 392
一、生物质气化的发电方式 392
二、生物质气化发电向产业化发展分析 395
三、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国产化状况 399
四、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状况分析 399

第四部分 生物能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八章 生物能源行业竞争分析 401
第一节 生物能源行业历史竞争格局概况 401
一、生物能源行业集中度分析 401
二、生物能源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401
第二节 我国生物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01
一、生物柴油行业竞争分析 401
二、生物燃料行业竞争的关键分析 404
三、生物能源发电竞争状况分析 405
第三节 世界生物燃料竞争状况分析 408
一、技术竞争 409
二、利弊争议 410
三、利益争夺 411

第九章 生物能源重点企业分析 413
第一节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413
一、公司简介 413
二、竞争优势分析 414
三、2009-2010年经营状况 414
四、2010年公司发展形势 419
第二节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 420
一、公司简介 420
二、竞争优势分析 421
三、公司发展历程 422
第三节 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422
一、公司简介 422
二、竞争优势分析 423
三、2009-2010年财务分析 423
四、2010年公司发展形势 427
第四节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28
一、公司简介 428
二、竞争优势分析 428
三、2010-2015年发展战略 429
第五节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431
一、公司简介 431
二、竞争优势分析 431
三、公司发展战略 432
第六节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432
一、公司简介 432
二、竞争优势分析 432
三、2009-2010年财务分析 434
四、2010-2015年发展战略 438

第五部分 生物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第十章 2010-2015年中国生物能源发展前景 439
第一节 2010-2015年国际生物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439
一、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分析 439
二、世界生物能源产业进步的趋势 441
三、生物能源前景展望 443
第二节 2010-2015年中国生物能源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449
一、2010-2020年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49
二、未来中国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 450
三、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整体战略 453
四、2010年中国生物能源发展速度预测 455

第十一章 生物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457
第一节 2010-2015年生物能源市场趋势分析 457
一、2010-2020年生物能源市场趋势预测 457
二、2010-2050年生物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459
三、2010-2015年生物能源市场发展空间 460
四、2010-2015年生物能源产业政策趋向 460
第二节 2010-2015年生物能源市场预测 461
一、2010-2015年生物能源市场结构预测 461
二、2010-2015年生物能源市场需求前景 461
三、2010-2015年生物能源市场价格预测 464
四、2010-2015年生物能源行业集中度预测 465

第十二章 生物能源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预测 466
第一节 生物质能投资形势分析 466
第二节 生物能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468
第三节 投资生物能源行业利润分析 470
第四节 生物能源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474
一、投资要点 474
二、投资建议 475
第五节 生物能源行业风险分析 475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