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调查 >市场地位认证

市场地位认证

这五大技术或颠覆医疗健康产业的潜力

这五大技术或颠覆医疗健康产业的潜力


 最近,福布斯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对未来五年的医疗领域的技术趋势进行了展望。虽然这个预测乐观得有点没道理,不过这五大技术本身确实具有颠覆医疗健康行业的潜力。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4-2019年中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咨询与相关报告请登录我司网站进行查询: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免疫疗法:潜力巨大

  免疫疗法的优点是通过免疫系统关于肿瘤和癌症的治疗方式的转变体现的。它发展了新的领域,使患者的生存期限和存活率有了提高。例如,恶性黑色素瘤有很大的治疗需求,但是目前只有有限的几种治疗方法。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60000例黑色素瘤被确诊,其中有40000人死亡。

  免疫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一旦发现这种疗法在治疗肿瘤中是有效的,那么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尽管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一些其他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疗法,例如新分子的构建——嵌合抗原受体(CARs),新旧药物的组合治疗、给药方案的修改、以及疫苗的使用。检查点抑制剂2015年的市场估值为30亿美元,以13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计算的话,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211亿。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大行其道

  人工智能(AI)能够通过机器或者软件描绘、模仿人脑功能。AI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记忆在程序中的医疗知识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医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在有紧急需求的时候,AI可以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与临床相关的、实时的高质量信息,这些信息都来自于电子健康档案(EHRs)中存储的数据。

  AI的医疗健康应用市场以4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增长,预计在2021年达到全球普及的状态。杰出的治疗效果、较低的治疗费用、免去的不必要的住院手续、更简单的工作流程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式都是AI在医疗健康产业获得广泛接受并且迅速发展的首要原因。

  到2020年,慢性疾病例如癌症和糖尿病,都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被检测出来,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个可以识别典型生理特征,将实时3D图像投射在屏幕上的认知系统实现的。到2025年,AI系统的应用可能会占到全美国医院和保险公司的90%,占到全球的60%。AI系统能够为70%的患者提供更方便、更便宜的高质量护理。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平台的帮助,AI能够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医学图像分析。例如,一家创业公司,Butterfly Network,开发了一种手持式三维超声工具,可以创建实时的三维医学图像,并且把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中,这些都可以帮助识别病理特征和自动诊断。像这样的AI临床支持,会对医疗影像诊断整体市场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先进的面部识别和运动传感软件来观察病人,表现人工智能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像这样创新的、自动化的患者指导和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在医疗护理主要过程之一的——直接观察治疗(DOT)中使用了。有类似治疗方案的新的市场竞争者将迅速捕捉到这一细分市场。

  IBM Watson Health公司最近以26亿美元收购了Truven Health Analytics,创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健康数据分析的维度,IBM本就已经很强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体液活检技术:潜在的肿瘤无创检测

  体液活检技术是一种微创的癌症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血液中肿瘤相关的分析标记物或者细胞,可以实现微创、实时、快速的癌症诊断,极有可能颠覆癌症的检测和诊断过程。当下,为了研究不断变化的肿瘤,需要重复地进行活检,这对患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体液活检为诊断公司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血液生物标记物,例如ctDNA和CTCs,已经开始以一种无创的方式来实现对肿瘤的追踪和监测。未来大概两年的时间里,体液活检将成为组织活检的一种辅助形式。这项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明,甚至可以在做CT检查之前检测到恶化的疾病状况。与组织活检相比,这项技术最关键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寻找疾病的根源”。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