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外过敏原检测市场分析
过敏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指IgE抗体介导的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临床诊断除了依赖于详细完整地了解病史并进行体检,进行皮肤试验(点刺、皮内实验)与激发实验外,体外实验诊断也是过敏性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5-2020年中国过敏原检测仪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咨询与相关报告请登录我司网站进行查询: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过敏性疾病的体外诊断最初是进行血液总IgE抗体的检测,但是,总IgE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过敏性疾病外,寄生虫感染以及种族、年龄等因素均可影响总IgE水平。且总IgE仅能指示患者致敏状态的概率,其升高只能说明患者过敏的概率较大,不存在一个总IgE临界值来诊断或排除过敏。
过敏原特异性IgE ( sIgE)检测是I型变态反应中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体外检测方法,血清sIgE水平的临界值为0.35 kU/L,超过该值即为阳性,提示机体处于致敏状态。相较传统的皮肤试验,体外过敏原特异性IgE实验有许多优点:诸如可以定量,不受药物和皮肤因素的影响,其样本可长期保存,绝对安全,适用于包括儿童、老年及超敏反应的各类患者人群。
历史变沿与市场格局
由于过敏原特异性IgE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其检测难度相对较大,相较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体外过敏原检测,国内相关工作起步较晚。
国内体外过敏原检测最早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开展,主要使用的是当时国际上运用最为广泛的瑞典Pharmacia公司的ImmunoCAP系统,该公司虽几经变迁,先易名为Phadia,后最终被跨国公司Thermo-Fisher(赛默飞)收购,但主导产品CAP系统技术平台一直较为稳定,其采用专利的荧光酶免疫技术,逐项定量检测单种过敏原,虽然单项检测成本最为高昂,但敏感度特异性均较佳,理论上可以提供的可供检测的过敏原种类最多,且为全自动化操作,在国内部分大型三级医院中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