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舱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国统调查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6-2021年中国低压舱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市场调查咨询请与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联系。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改革促调整,以调整促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夏收油菜籽产量1348万吨,比上年增加45万吨,增长3.4%。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16万吨,同比下降0.2%,其中猪肉产量2614万吨,增长1.0%。生猪存栏45250万头,同比下降0.6%;生猪出栏34211万头,增长1.1%。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轻工业增长8.4%。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中部地区增长10.0%,西部地区增长10.5%。分产品看,上半年464种产品中有325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4.4%,粗钢增长7.4%,钢材增长10.2%,水泥增长9.7%,平板玻璃增长10.8%,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0%,焦炭增长7.4%,硫酸(折100%)增长7.3%,烧碱(折100%)增长4.7%,化学纤维增长5.8%,乙烯增长4.6%,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6.4%,集成电路增长9.8%,汽车增长15.2%,其中轿车增长16.1%。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与上年同期持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3426亿元,同比增长4.8%。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0.68%。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812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下降2.4%。其中,主营活动利润23272亿元,同比增长11.4%。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6个行业比上年同期减少,1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亏损转为盈利,1个行业亏损比上年同期减少。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1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5.35%,以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为5.99%。
三、货币供应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同比多增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月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加快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36万亿元,增长9.1%,比上月末回落2.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加快2.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42万亿元,增长9.9%,比上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加快2.2个百分点。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8.0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00.91万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08万亿元,同比多增2217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09万亿元,多增1.71万亿元。
总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仍处在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四、进出口增速回落,出口回落幅度大于进口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9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出口10528亿美元,增长10.4%,回落8.0个百分点;进口9449亿美元,增长6.7%,回落1.9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1079.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9亿美元,增长6.3%;加工贸易进出口6497亿美元,增长1.1%。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5063亿美元,增长10.0%;加工贸易出口4113亿美元,下降0.9%。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5296亿美元,增长3.0%;加工贸易进口2384亿美元,增长4.6%。6月份,进出口总额3215亿美元,同比下降2.0%;其中出口1743亿美元,下降3.1%;进口1472亿美元,下降0.7%。
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一季度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速接近1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0.2%,重工业增长9.8%。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左右。
2012年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经济运行缓中企稳。尽管工业增速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趋势,但随着中央稳增长政策效果的陆续显现,进入下半年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工业增速逐月回升,企稳态势日益明显。8月份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下滑到2010年以来最低点8.9%后, 9、10、11三个月分别增长9.2%、9.6%和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环比增速在7月份后逐月加快,8、9、10、11月环比分别增长0.76%、0.84%、0.83%和0.86%,工业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的持续萎缩导致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6.8%,增速同比回落10.5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7.4%、6.8%和3.5%,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增长5.4%和12.2%,增速总体呈逐季放缓态势,11月份出口增速的回升主要受2011年同期基数偏低的影响。在外需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内需增势平稳,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尽管受到出口低速增长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仍保持了12.5%的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1-11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规划发布实施。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2761家企业落后生产线大部分已关停,产业转移有序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形势进一步好转,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大于预期目标。
企业经营状况开始好转。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4.02万亿元,同比增长0.5%,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上缴税金同比增长8.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6%,同比回落0.53个百分点,但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9017万人,同比增长1%。
东部地区运行态势向好,中西部地区拉动作用增强。1-11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7%、11.4%和12.8%。10、11两个月,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分别为8.7%、10.8%和13%,比三季度加快0.5个、1.2个和1.3个百分点。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中,中、西部地区分别上升到25.2%和18.2%。1-10月份,东、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由前三季度下降1.5%和1.3%转为增长0.8%、0.2%,西部地区下降0.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
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工业用电增速明显回升。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1-11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月度增速由9月份同比仅增长0.9%,回升至10、11月份的5.9%和7%。家电市场形势看好,1-11月份,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493万台,实现销售额2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8.1%。一些先行指标呈现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连续4个月下降之后,自9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出现回升,11月份达到50.6%,分项指标新订单指数升至51.2%,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先行指标的持续好转说明制造业正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果断地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实现了经济运行缓中企稳,与发达经济体增长普遍乏力、新兴经济体明显减速形成鲜明对比,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较多,企稳基础还不稳固,实现工业稳定增长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外需萎缩影响短期难以根本扭转,工业品出口形势严峻。7、8两个月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1%和2.7%,尽管9、10月份增速回升到9.9%和11.6%,但11月份又回落至2.9%。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订单有向周边国家转移的趋势,部分高端出口产业面临发达国家打压,未来出口稳定增长的难度依然很大。二是受经济下行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强度下滑,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回升的情况下,工业投资累计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出现连续4个月回落。1-11月份,工业投资13.9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2.7%),同比增长21.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11.3万亿元(占工业投资的81.3%),同比增长22.8%,比前7个月回落2.1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营仍较困难。近期虽然一些指标有所好转,但市场需求增长未出现明显改观,生产成本仍居高不下,企业利润持续减少,亏损增加。1-10月份,企业亏损面为15%,同比扩大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0.1%;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支出同比上升0.28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8.6%,高出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8.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0.1次/年。四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问题困扰着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炼钢能力超过9亿吨,产能利用率仅有72%;水泥产能接近30亿吨,超过2015年25亿吨的需求预期目标。受出口受阻影响,58家多晶硅生产企业目前开工的不足10家。产能过剩问题已导致这些行业产品价格加速下滑,整体经营状况恶化。
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平稳,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
2013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轻工业增长8.7%。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中部地区增长10.1%,西部地区增长10.3%。分产品看,一季度464种产品中有318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2.9%,粗钢增长9.1%,钢材增长12.3%,水泥增长8.2%,平板玻璃增长8.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6%,焦炭增长9.1%,硫酸(折100%)增长8.9%,烧碱(折100%)增长3.8%,化学纤维增长5.5%,乙烯增长3.0%,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1.5%,汽车增长13.5%,其中轿车增长16.9%,集成电路下降7.3%。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4785亿元,同比增长6.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0.66%。
2013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92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下降5.2%。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8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亏损转为盈利,1个行业亏损比上年同期减少。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18%。
简称《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增长20.6%;农户投资9841亿元,增长8.3%。东部地区投资15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中部地区投资87909亿元,增长24.1%;西部地区投资88749亿元,增长23.1%;东北地区投资41243亿元,增长26.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长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