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调查 >市场地位认证

市场地位认证

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

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筑能耗总量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最终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它行业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积极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任务艰巨,意义深远。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统报告网(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最新公布《2016-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可行性报告》 提供项目各领域产品的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等市场咨询服务。更多咨询与相关报告请登录我司网站进行查询:www.gtdcbgw.com  www.bjzjqx.com  www.chinabgw.net


  一、创新理念激活建筑节能市场需求

  近年在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推动下,建筑节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建筑节能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每年新建房屋建筑项目发展极不平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由于建筑节能的投入很难产生当期的消费需求,且收益回报期长,因此在建筑节能的起步阶段必须依靠政府强制性推动。实施强制性的政府干预和行政监管必不可少,但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市场的作用。市场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信息的灵敏性、市场调节的客观性、市场导向的适应性、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性是市场经济的特有功能及优势。从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两个方面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相互作用,建立稳定、持续、健康的建筑节能市场是必然选择。

  1、经营建筑——建筑节能市场化必须创新理念

  以市场机制推动建筑节能目前还存在很多障碍,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建筑更深刻的认识,缺乏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科学理念作指导。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在未来为相关主体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称之为资产。从这个角度分析,建筑是蕴藏巨大价值的资产。因为通过建筑节能,不仅可使建筑在未来源源不断地为业主或使用者带来节省能源费用的经济利益流入,同时还可为整个社会带来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等综合效益。因而,建筑是一项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利益流入且价值巨大的资产。

  建筑节能的过程必须以经营建筑理念为指导,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资产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必须通过有效经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建筑也不例外。经营建筑就是以市场化为取向,将建筑视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产,通过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针对建筑的物理特性进行挖潜与开发(与经营房地产概念有本质区别),获得价值持续增值的过程。经营建筑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凸显建筑的资产特性,同时强调市场机制运作,注重效率,将效益摆在第一位。建筑节能树立经营理念,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应发现和认识建筑的资产特性;其次,强调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利用价格信号引导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实现价值增值和价值最大化。

  推广经营建筑理念有利于强化建筑节能意识。实施建筑节能必须强化节能意识,这有助于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但单纯的节能意识没有体现市场的成分,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常常遇到“节能不节钱、不划算”、“节能增加成本,经济条件有限”等社会各界不同思想的挑战。而经营建筑的理念不仅以节能为目的(不节能就没有效益),而且包含了投入产出、市场运作、价值效益等丰富的市场内涵,应该更能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群体的认同,更容易调动各方面建筑节能的积极因素。

  2、建筑节能潜在巨大效益和商机

  实施建筑节能,既能产生强大的能源环境效益,而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潜在巨大的商机。

  建筑耗能高,一方面浪费巨大,另一方面却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和环境效益。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增加100亿平方米,按常规将增加能耗7.8亿吨标煤;如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将每年节能3.8亿吨标煤。同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5亿吨。建筑节能有利于提高人民居住质量和水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满足人们感觉舒适为前提,设计参数为房间冬季温度18—20 ℃,夏季26 ℃左右。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节能建筑夏季室内温度要比普通建筑低2—3 ℃,冬季高3—5 ℃;使用空调时,也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定温度,并保持更长久的效果。

  建筑节能还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拉动内需,带动产业化发展。仅全国1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就能带来2万亿元的市场商机。通过建筑节能工程的实施和示范作用,还将促进高效节能成套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产业的大发展,促进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3、加速建筑节能信息的全方位传播

  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法规、标准、制度、技术、经营方式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在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扩散度低的现象,因此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宣传建筑节能,改单一宣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加速建筑节能信息的全方位传播。要传播建筑节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经营建筑的理念,将建筑节能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传播建筑节能的法规和标准,使市场各方主体掌握实施规则;传播建筑节能的技术、材料、产品及其性能,使消费者了解其能效特点和节能潜力;传播建筑节能的科普知识,使老百姓熟悉建筑节能的方法和手段;传播建筑节能的经济政策及其建设方式和经营方式,使供求双方能够选择合适的节能模式等,从而激发全社会对建筑节能的紧迫感及其市场需求。

  加强建筑节能信息传播机构能力建设。充分调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挥节能机构的作用,建立建筑节能信息传播平台,快捷、准确地提供节能信息和节能咨询。如美国通过能源部在网上公布的软件,快速、简易的检测新建住宅是否满足“能源法”要求;英国依靠建筑调查协会发放的标准计算表即可求出建筑的能耗等级,且根据使用的燃料帐单利用在线二氧化碳计数器了解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非常值得借鉴。

  二、创新机制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在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萌生并逐步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适用于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领域的节能服务产业,节能降耗贡献十分显著。EMC并非产品、设备或技术推销或推广,而是推行一种减少传统能源成本的能源管理方法。它通过以赢利为目的专业化公司——节能服务企业(简称ESCO)进行运作,集咨询、融资、设计、施工、调试、运营(也有部分非运营的BOT模式)为一体,从节能改造所获节约的能源费用中收回投资,并与客户共享节能效益。EMC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节约能源,且客户一般不必投入资金或投入少量资金,得到了建筑业主和使用者的普遍认可和青睐,甚至被人形容为一道“免费的午餐”。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