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态势深度分析: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00年,我国风电装机量仅为0.3GW,2002年国产化机组实现批量化生产以来,我国风电年装机量开始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达75.32GW,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1.67GW,同比增长178.70%,2021和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虽相对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超过2020年之前的各年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新增装机容量仅次于2020年,为历史前三;202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历史高点,为75.90GW。
2013-2023年中国风机新增装机量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1-2015年和2016-2022年两个时间期间内,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主要由于“十二五”及“十三五”临近末期风电行业抢装以完成规划规模。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在风电补贴退坡的政策因素驱动下,降低成本的需求推动风机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在风电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风电市场的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23年前五大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占总新增装机容量的73.77%;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占总新增装机容量的98.58%。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稳居前二,已经形成较大的领先优势。
2023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份额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3)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①碳中和目标及《风能北京宣言》为风电未来五年发展定下基调: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12日召开的峰会上发表《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十四五”规划中也着重强调新能源发展战略,未来中央及地方政策有望进一步扶持风电行业长远发展。在2020年10月召开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2020)上,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代表联合发布《风能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提出,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保证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5,000万千瓦以上(即50GW以上);2025年以后,我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即不低于60GW);到2030年我国总装机量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②平准化成本(LCOE)持续下降,风电竞争力增强:风电平准化成本(LCOE)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仅包括机组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年发电量因素,还需考虑上述因素的时间价值及风场运行的税收影响。国内电网建设极大提高了风电消纳能力,降低了弃风量与弃风率,提升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推动削减风电平准化成本。因2015年风电抢装,未及时合理地规划电力消纳,2016年我国弃风量为497亿千瓦时、弃风率为17%,达历史最高水平。受特高压建设的持续推进及电力消纳整体规划能力的提升,2016-2021年,国内弃风率逐步下降,2022年国内弃风率降为3.3%,2023年国内弃风率降为2.7%。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预计国内弃风率将进一步下降。风电平准化成本下降及电网消纳能力的提升推动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提高,提高风电相较于其他发电方式的竞争力。
③成本竞争推动风机大型化:据中金企信数据,2020年,国内新增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2.66兆瓦,2兆瓦及以上机型占据主流,但随着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新增风电项目对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内新增陆上风电项目风机公开招标信息,2021年以来,部分新增陆上风电项目开始要求中标单机容量达4兆瓦及以上,中标风电机组中4兆瓦-5兆瓦的机型成为主流。统计显示,2021年,新增陆上风电项目的平均单机容量已超过了3兆瓦,较2020年大幅提升。
时至2022年,新增陆上风电项目机组单机容量进一步提升,部分陆上风电项目已明确要求中标风机单机容量需达到5兆瓦-6兆瓦。2023年一些项目的招标机型的单机容量已提升至10MW,例如三一重能成功中标黑龙江华电宁安风水山风电项目,所采用机型的单机容量为10MW,是全国首个批量使用单机容量10MW机组的陆上风电项目。风电单机功率提高促进发电量提升,此外,大功率风机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同样的装机容量下,单机功率越高,所需安装的风机台数越少,可大幅降低吊装成本与后期的运维成本,对降低风电平准化成本意义重大。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风电整机厂商将大兆瓦风机作为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几年中风机单机容量仍将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④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海上风电相较于陆上风电具有容量系数高、可大规模发展等优势;风电企业挖掘海上风能,向海上布局风场成为风电行业的趋势。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23年全球海上风机新增装机量为10.8GW,中国新增装机量达7.1GW,中国海上风机新增装机量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2019年至2023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6.25%;截至2023年末,我国陆上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03.33GW,而海上风机累计装机容量仅为37.78GW,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章 风电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风电行业发展动态研究
第二节 风电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三节 风电市场特点分析
第四节 风电行业发展周期特征分析
第二章 2025-2031年国际风电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国际风电行业总体情况
第二节 风电行业重点市场分析
第三节 2025-2031年国际风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三章 2019-2024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风电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风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四章 风电生产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第一节 质量指标情况
第二节 国内外主要生产工艺概述
一、国内主要生产工艺
二、国外主要生产工艺
三、中外生产工艺对比分析
第三节 技术进展及趋势研究
第五章 中国风电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风电行业市场情况
第二节 中国风电行业市场需求状况
一、2019-2024年风电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二、2025-2031年风电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第三节 中国风电行业市场供给状况
一、2019-2024年风电行业市场供给情况
二、2025-2031年风电行业市场供给预测
第六章 风电行业销售状况及营销战略分析
第一节 风电行业销售状况分析
一、风电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二、风电行业投资收益率分析
三、风电行业产品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风电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 风电营销战略分析
第七章 2019-2024年中国风电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中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五节 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八章 风电行业进出口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国内产品进口数据分析
一、进口价格分析
二、进口量及增长情况
第二节 国内产品出口数据分析
一、出口价格分析
二、出口数量构成分析
三、风电行业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第三节 2025-2031年国内产品未来进出口情况预测
一、2025-2031年风电行业进出口市场有利因素分析预测
二、2025-2031年风电行业出口市场不利因素分析预测
第九章 风电市场整体运行趋势预测
第一节 风电行业的前景预测
一、风电生产前景预测
二、风电消费前景预测
第二节 风电行业的发展机遇分析
第三节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价格变化趋势
三、用户需求结构趋势
第四节 产品营销渠道与销售策略
第五节 风电行业发展建议
第十章 风电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风电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风电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三、投资机会分析
四、投资价值综合分析
第二节 风电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四、经营风险
五、其他风险
第三节 风电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十一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风电行业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4-2025)
《2025年全球及我国光伏用钨丝绳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及行业发展趋势洞察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全球及我国能源传输滑环行业市场概况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2025年全球及我国太阳能氢能板行业市场规模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中国熔盐储能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国户用光伏市场监测调研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