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塑料管道行业市场需求及竞争趋势分析
塑料管道是化学建材的重要分支之一,是运用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的原材料经过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复合等技术加工形成的产品。与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道相比,塑料管道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电力和光缆护套、工业流体输送、农业灌溉、城市燃气等领域。
管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重要装置,按照材质分可分为塑料管、钢管、铜管、铝管、水泥管等不同类型,其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及相关装修装饰、市政路网、工业生产等多种领域。近年来,塑料管道因其经济性、环保性等特性得到广泛认可,在市场自主选择与国家政策推动下,许多领域中,塑料管道逐步取代其他材质的管道,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民用管道领域方面,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建材。随着不断地发展,供需结构、产业格局也逐渐发生了新的调整。塑料管道按材质分为聚氯乙烯(PVC)管、聚乙烯(PE)管、聚丙烯(PP)管、聚丁烯(PB)管、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管等类别。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以 PVC、PE 和 PP-R 管道为主的产品格局。PVC 材料适用于粘接、橡胶圈柔性连接,PVC 管道主要应用在给排水、农业、电力和通信等领域;PE、PP 适用于热熔、电熔连接,PE 管道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主要塑料管道;PP 以 PP-R 管道为主,主要用于冷热管及采暖。塑料管道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而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新型建筑材料。塑料管道下游应用较为广泛,包括建筑内的供排水以及采暖、市政建设中的供排水管、农业供排水以及灌溉用管、工业排污管、燃气管道,以及电力通信护套管等,大体上PVC、PE、PPR 管道可对应地产前端、市政工程和地产后端。广泛的下游为塑料管道需求提供了支撑,家装、市政、燃气等领域需求仍在提升。行业整合空间巨大。化学建材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型环保塑料管道的广泛使用,掀起了一场替代传统建材的革命。塑料管道与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道相比,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乡给排水、城市燃气、电力和光缆护套、工业流体输送、农业灌溉等建筑业、市政、工业和农业领域,也包括电力、通讯、公路、农村人畜饮水改造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生产应用塑料管道。1933 年塑料管道首先在法国和美国开始工业化生产。1936 年,塑管道在德国首次被使用于水、酸、施工污水输送。197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成立了“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l38),产品标准的国际化、通用化、系列化促进了各国塑料管道生产与应用。由于塑料管道的轻便、柔韧性、耐腐蚀性、抗压性和节能环保性等特点,塑料管道制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新型塑料材料的不断问世,使得塑料管道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断替代金属管道和其它传统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塑料管道产品主要品种基本分为 PVC、PE 和 PP 三大类,广泛应用于城市及建筑给排水、通信电力电缆、天然气输送管等领域。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带动了塑料管道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塑料管道在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塑料管道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人均塑料管道使用量较高,市场增长率不高。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处于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阶段,塑料管道的应用处于快速增长期,整个市场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亚太地区将继续保持全球大市场的地位。东盟地区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给排水用塑料管道的市场需求,同时,经济增长也拉动了对通信、电缆护套管和燃气管的需求。仅以柬埔寨为例,其连续几年 GDP 增长接近 7%,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国内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对塑料管道等建材的需求增长迅速。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上游建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塑胶管道的消费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塑料管道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塑料管材;80 年代,塑料管道开始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我国先后加入 ISO/TC138 塑料管材、管件与阀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组建成立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道分会,并制订建筑给水、排水 PVC 管材的行业标准以及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规程;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建设部等各相关部门陆续制定颁布系列鼓励政策措施推广塑料管道的使用,提出了各种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目标,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管道,大力推进塑料管道在住宅建设、城镇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建设、农业灌溉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快速发展。PVC 管道仍为我国塑料管道主导产品,主要得益于PVC 的成本优势。我国PVC、PE、PPR、其他管道产量约占塑管总产量的55%/25%/10%/10%。根据《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建议》,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3000 家以上,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 万吨,其中年生产能力1 万吨以上的企业约为300 家,有20 家以上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 万吨。塑料管道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但前二十位的销售量仅达到行业总量的44%,行业仍有集中趋势。同时全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2015 年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46%。自2000 年以来,全球塑料管道行业不断整合,全球五大塑料管道制造商在2000-2007 年间全球市占率提高8%,到2008 年欧美地区前五大厂商的集中度达到70%以上,对比海外,我国未来行业整合空间巨大。如今,塑料管道在各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消费量也非常可观,大量的下游需求也带动了上游管材原料的规模生产。进入新世纪后,因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市政管网、房地产等民用领域优势明显的塑料管道的需求也迎来井喷,带动管材原料的需求,使得我国对于管材专用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已较为成熟,目前已经建立了 PVC、PE和PP为主的塑料管道加工产业体系。2018年PVC管道产量约占塑料管道总产量的39%,仍旧是占比最高的管材品种;PE管道产量约占塑料管道总产量的38%;PP管道产量约占塑料管道总产量的14%。目前来看,发展成熟的产业链配套生产体系以及充足的国产塑料管材原料的供应,使得PVC管材在近些年来占据了塑料管材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PVC与PE管道占比已经相当,可以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上,PE管道替代部分PVC管仍将是大势趋。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塑料管道市场竞争策略及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聚乙烯管材专用料总产量约213万吨,总产量较2017年继续增长。其中100级管材专用料产量152万吨,增幅最大;80级管材专用料产量31万吨,市场规模有限,增长势头一般;63级管材专用料产量4.4万吨;地暖管材专用料产量14万吨;燃气管专用料产量10.6万吨。十二五全国水利投资近3 万亿元,十三五预计增速将达22%。“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管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 万亿,CAGR 达27.1%;2015 年水利投资总额达7,250 亿元,同比增加15.3%;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时期,农村饮水安全、防洪薄弱环节、抗旱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农村水电等民生水利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重点引调水工程、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预期加快;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改善民生要求日益突出,水利投资是其中重点保障项目。根据15 年12 月22 日水利部党组扩大会议内容,2016 年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将达到8,000 亿元以上;同时依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测算,我国十三五期间水利投资增速将在22%左右,全社会水利投资总额按统计局口径可达6 万亿元。 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即将发力,预计2013-2020 年市政塑料管总需求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36%,至2020 年市场空间逼近2,000 亿。根据《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历史数据对市政用管需求进行测算,到2020 年排水塑料管、供水塑料管、燃气塑料管的需求分别为792 万吨、441 万吨、50.6 万吨。综合来市政建设类塑料管到2020 年塑总需求可达1283.5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12.36%,初略估计仅地下市政管网的管材市场空间就达1500-2000 亿左右。新世纪以来,塑料管材行业发展迅速,但2013年之后,行业高增长阶段结束,管材产量增速降到10%以下。经过多年发展,市场逐渐饱和,塑料管材行业逐步从野蛮生长的增量发展阶段进入提质增效、注重规模效应的存量竞争阶段。虽然需求增速逐渐放缓,但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对塑料管材提供了大量的需求,依然会稳步增长。从塑料管道行业的“十三五”规划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到2020年,预期我国塑料管材产量将会达到1700万吨。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对大口径的PE管道需求增多,而PVC管道口径相对较小,虽然现阶段PVC管道仍是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但市场占比呈现下降趋势,PE管道市场增速快速。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市场对各种改性、复合材料的塑料管道需求逐渐增长,复合材料管道也是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管道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建材,我国城镇化率正在快速推进,对塑料管道的需求仍将保持高位。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经过不断发展,产业规模及产品品质都有了很大提升,但行业集中度低,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竞争激烈。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已经进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