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新兴产业>农林牧渔

农林牧渔

全球及中国种子市场供需格局分析预测及市场规模前景趋势研究

全球及中国种子市场供需格局分析预测及市场规模前景趋势研究

 

对于农户来说,在早期选择适宜的种子对产量和农户收入而言极为关键。种子产业链可分为“育种—制种—销售”三大环节,其中育种是种子产业的核心,主要基于种质资源库和性状组合,培育出具有不同产量和成熟期的新型品种。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种子市场供需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

①国际种业市场发展概况:现代种业始于19世纪,兴盛于20世纪中叶,主要历经了从政府主导时期到全球化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生物科技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种子产业,自1990年以来,美国的玉米和大豆单产提高了45%至50%,生物育种种子从无人问津,到2020年拥有224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已占据了世界整体种子市场规模的约50%。

育种方面,开发新品种的成本十分昂贵,育种公司将在每个新品种上获得知识产权(即植物新品种权),并向使用者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因此,专利保护机制保护了生物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也促进了公司在生物种子技术方面的不断研发和创新,并使得具有领先研发实力的种业集团建立极高的竞争壁垒。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5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主要由于未来生物育种的种子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种子技术含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植物蛋白质和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杂交小麦的推广。全球生物育种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1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2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由于生物育种在北美和南美的渗透率较高,从而导致市场规模增速放缓。2020年,生物育种在全球种业市场中的占比约为48.5%。其中,玉米和大豆是最重要的生物育种种子产品,合计占比超过80%;预计2025年生物育种市场规模将达26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生物育种在中国的推广应用预计将成为市场增速的原因之一。

2014-2025年全球种业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②我国种业发展概况: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育种技术方面,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对于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生物育种技术,我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虽仍需时日,但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生物育种的政策支持力度出现增强趋势,商业化进程有望逐步进入快车道,我国种子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空间。

然而,与国际领先种企相比,我国种业发展仍然存在劣势和挑战。首先,国内种企在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种企,且我国种子产业格局过于分散,单一种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其次,部分先进性状种子存在明显的进口依赖性,尤其是具有先进性状的玉米种子、部分高端麦种以及优质蔬菜种子严重依赖进口;并且,我国对新性状研发产权的保护力度仍然不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75个国家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其中大部分国家加入1991年文本,我国仅加入1978年文本,导致在保护育种原始创新、扩大品种权人的权利范围、延长保护期限、规范农户特权等方面均存在差距。

2020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明确了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强调“我国应当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自此奠定了以生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在我国蓬勃、有序发展的顶层指导方针,我国种子行业进入变革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552亿元,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3%,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8%,我国市场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农产地区,增长潜力较大。未来五年,采用生物技术的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高端蔬菜种子需求也将快速提升。

2014-2025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