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服务行业>旅游餐饮

旅游餐饮

202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可行性研究及市场消费结构分析预测

202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可行性研究及市场消费结构分析预测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关注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等产业发展。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旅游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旅游消费的演进分为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阶段,各发展阶段的消费特征情况如下:

行业发展阶段

旅游消费特征

旅游产品

观光游

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

景区观光游

休闲游

停留时间1-2周;人均消费较高

商务会议游、温泉旅游

度假游

停留时间1个月左右;人均消费水平高

分时度假类、旅游地产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旅游的转变阶段。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逐渐升级,旅游业态也日益丰富。

1、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旅游行业概况: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2013年至2019年,我国旅游业直接总收入从2.95万亿元上升至6.6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45%;国内旅游占GDP比从5.62%上升至7.44%,占比不断提升。

 图片4.png

从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来看,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6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从游客接待量来看,根据国家文旅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0%。

(2)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体系,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呈现出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竞争国际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我国旅游业形成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旅游行业与新技术融合、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

1)“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持续升温:随着文旅融合的大趋势越来越明显,非遗、自然遗产旅游深度融合的体验活动持续走热,文化展演、自然生态以及主打文化IP的景区逐渐赢得游客喜爱。未来文化创意会更注重与自然融合,从提升游客的娱乐体验感的角度,增强景区吸引力,同时促进文化传承、文化价值提升、推动文化资源保护,对周围的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效益辐射,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2)旅游行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行业与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将助力解决智

慧出行的问题,提供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化旅游服务模式。行业中的创新力量已经开始将互联网所带来的营销新思路引入旅游行业,这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各地积极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重点推进门票线上销售、自助游览服务,推进全国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手机应用程序(APP)智慧导游、电子讲解等智慧服务。提升智慧产品开发水平,鼓励智慧景区建设,充分运用虚拟现实(VR)、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立体、动态展示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体验和游览线路选择。

3)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加速转变:随着旅游业进入全民旅游时代,个人游、自助游将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国家旅游局自2016年提出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新时期旅游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等方面。

(3)新冠疫情对中国旅游行业的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带来重要影响国内旅游人数从2019年的60.10亿人次下降至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指出,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深度“U型”走势:上半年有组织的旅游活动全面停滞,第三季度散客出游筑底回升,第四季度恢复跨省旅游业务全面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开始步入深度“U型”的右侧上升通道,恢复并巩固了环比增长的趋势。

2、海南省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1)海南省旅游业概况:2005年至2019年间,海南接待过夜游客人数从1,516.47万人次增长到了6,824.51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1.34%;旅游总收入从125.05亿元增长到了1,057.8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48%,高于同期的海南GDP年均复合增长率13.34%的水平。而从2017年到2019年的数据来看,海南省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7%,同期旅游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4.14%,旅游业是海南省的经济支柱,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海南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海南接待过夜游客5,457.42万人次,比去年下降20.0%;实现旅游总收入872.86亿元,比上年下降17.5%。

(2)海南省旅游发展趋势:根据《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计划至2025年,海南岛将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总人数超过1.1亿人次,年均增长6.6%;入境旅游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8%;旅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12.7%;至2030年,将海南省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旅游总人数超过1.5亿人次,年均增长6.4%;入境旅游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年均增长8.4%;旅游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9.6%。

作为世界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海岛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全球旅游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业态。据《2019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滨海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比50.6%。根据《2019全球海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以152个非群岛的海岛为样本计算全球海岛旅游竞争力指标得分,海南岛综合排名全球第7名。

(3)优先打造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形成“山海互动、蓝绿并进”的新格局:《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主要包括三亚、乐东、陵水、保亭4市县。规划提出要强化度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业态,全面提升旅游度假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客厅、创新型旅游特区、世界旅游精品区域为目标,加快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转型升级。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将以三亚市为中心,规划统筹区域旅游土地、岸线、景区资源,带动乐东、陵水、保亭旅游发展,突出滨海度假、黎苗风情度假、雨林风情度假等特色,共同打造海南度假旅游和旅游新业态发展的龙头片区。中远期做好“陆海统筹、山海互动、蓝绿并进”,构建主题多元的旅游度假区发展格局。

(4)海南旅游业与行业发展趋势协同情况: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对标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目前,海南旅游行业积极探索消费新业态,引进博鳌超级医院,利用海南温泉、冷泉、森林以及南药黎药等资源发展健康旅游;举办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全力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研学旅行,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建立海南生活服务共享平台,加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投入,完善“互联网+”旅游生态体系。

(5)新冠疫情对海南旅游行业的影响: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为了加快旅游业复产复工,海南省在国家政策指导以及结合当地情况下,加速了旅游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帮助经营困难旅游企业共渡难关。海南省发布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海南旅游企业共渡难关六条措施》、《海南省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等多项政策,从财税、金融、用地等多个方面对旅游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地,海南旅游行业得到了快速复苏,根据海南省统计局数据,2020年海南省共接待游客6,455.09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3%;实现旅游总收入872.86亿元,同比下降17.5%。

3、产业发展前景:

1、发行人面临的机遇:

(1)海南作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是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2018年4月14日,国务院特别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海南的4个战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与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旅游业是海南发展的重点,海南旅游是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发行人已在海南从事旅游业多年,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创意理念,积累了先进适应的管理服务经验,培育了高效的团队,将在海南旅游发展中取得更好的业绩。

(2)宏观经济增长带动旅游产业发展: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变和拉动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国内旅游业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3)旅游业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旅游属于国家鼓励类别行业。2019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推动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兴支付方式等;着力丰富产品供给,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积极拓展文化消费广度和深度。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国内旅游行业得到较好的行业政策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的机遇。(4)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保障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形成3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国内外民航线路的不断增加,丰富了来岛旅游客源,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到海南旅游度假。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城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铁路设施持续提升,改善旅游交通状况。规划中的两条高铁“张海高铁”、“包海高铁”连接海南岛与内地,张海高铁北起张家界,终点为海口;包海高铁北起包头,终点为海口。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海南铁路设施持续提升,对海南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海南环岛高铁开通,通过高铁车站与岛内高速公路、国际机场、粤海铁路轮渡等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构建起立体交通体系,极大的助力海南省实现全域旅游。

(5)信息技术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旅游景区可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能够让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充分准确及时接收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综合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对于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型转型提升,以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