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010-63858100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报告 >能源石化>新能源业

新能源业

2020年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应用范围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20年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应用范围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主要是作为储锂的主体,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实现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般可分为碳材和非碳材两大类。 负极材料种类繁多,人造石墨及天然石墨为商业化应用主流。负极材料在锂电池充电过程中主要起储锂作用,其脱嵌锂电压和比容量对电池能量密度影响较大。优异的负极材料需同时具备低的脱嵌锂电压、高的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倍率特征和循环性能。负极材料种类较多,可分类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前者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碳材料以及软碳、硬碳等无定型碳材料。后者包括锡基、硅基、钛基等合金型材料。

全球来看,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主要在中国和日本,中国的优势是石墨资源,日本优势是技术。负极材料产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大能量密度的非碳负极材料是目前负极材料的研究方向。碳材料当中,石墨类碳材料目前被研究得比较透彻,应用范围最广。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都是采用石墨类的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但是,碳材料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比容量与一些非碳材料相比较低,并且还存在首次充放电效率低,有机溶剂共嵌入等问题。所以人们在开放碳材料的同时也在积极研究非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如硅基负极材料、钛基复合材料等。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竞争策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从24.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64.57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近百亿元的市场规模。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总产量达16.7万吨,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70.84%。预计未来两年,受新能源汽车和电网储能、高端数码产品等需求推动,中国负极材料总体产量将保持31.16%的年复合增长率。未来几年,由于具有的技术、价格和成熟配套模式,主流的负极材料仍是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主要用于大容量的车用动力电池和高倍率电池以及中高端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目前实现高容量、高倍率的主要途径是开发以人造石墨为主要原材料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3年市场上50%为天然石墨,目前人造石墨产量超过天然石墨两倍,人造石墨渗透率提升明显。全球锂电池行业受益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这推动了对锂负极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长,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动力电池应用研究部预测,到2020年,全球对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将达到28万吨,复合增长率为22%。到2025年,仅动力电池的国内需求就将达到310千兆瓦时,相应的阴极材料需求将达到26万吨。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负极材料企业也在加快布局,不断跟进产能和技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中科电气在2020年1月的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最初预计到2020年将生产4万至5万吨负极材料年底。此外,该公司已经在格瑞特,贵州,建立了10,000吨石墨化能力,目前正在建立另外10,000吨石墨化能力,目标是在2020年上半年投入生产。公司新增1万吨集能材料石墨化能力的主要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基本集中在中日两国。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6年我国负极材料产量占全球市场71%,日本占比为26%。2016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需求量达到64.57亿元,同比增长59.43%,较2013年实现翻番,复合增长率达到38.89%。我国市场上主流负极材料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类,其中人造石墨主要用于车用动力电车、倍率电池以及中高端电子产品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天然石墨则运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  2017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约为14.6万吨,同比增长23.44%,其中人造石墨产量10.05万吨,同比增长25.20%,天然石墨3.68万吨,同比增长15%,两大类负极出货量在整个负极材料产业中的占比达到94%以上,是现阶段商业化应用主流。2017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80亿,预计到2020年负极材料产量将超过30万吨,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23%。 随着我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及电动汽车的推广,我国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占比结构发生改变。根据数据,从2014-2016年,动力类电池占比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4.6%上升到52.63%,同时市场对高容量、长循环、高功率、快充性能的动力类电池需求增大,而电池材料的性能绝大程度影响电池整体特性,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高端负极材料的地位变得尤为突出,同时也加快了电池材料供应商对中高端负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未来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从产能规划来看,行业产能扩张较快,负极产能的快速扩张将保障行业龙头企业具有更高的话语权,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联系方式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400 1050 986
电    话:010-63858100
传   真:010-63859133
咨询热线(24小时):13701248356
邮   箱:zqxgj2009@163.com

网站对话